永春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永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风起云涌,从无间断。革命志士和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付出血的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张大宣是永春革命先驱者,大革命时期永春第一批中共党员,永春和泉州地区第一位革命烈士。
张大宣,1903年9月出生于永春县吾峰镇吾西村。1920年春以优异成绩考进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当时集美师范的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张大宣在这里开阔视野,接受新思想,阅读《响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深感要传播新思想,发动民众改造黑暗落后的社会,必须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1924年春,张大宣回到家乡,倾注大量心血,动员各方面力量,创办吾西村第一所小学,命名为“日新小学”(后曾改名溪圃小学,即现吾西小学),希望家乡人才日新辈出。1925年张大宣进厦门大学深造,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26年夏,在厦门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值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他奉命提前离校回永春开展工作。他在日新小学任教,在校内设立小阅览室,摆放上革命刊物,供师生学习革命知识之用。他白天做好教学工作,晚上和假日到附城学校串联,宣传革命真理,同年秋转到润中公学任教。
1926年11月,东路北伐军入闽,永春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张大宣在吾峰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并向德化边界发展。1927年3月,永春农民协会成立,省农协会委任张大宣为县农会主任。这是泉属地区第一个县农会。张大宣领导农协会开展减租减息、抗捐抗税和斗争不法地主的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白色恐怖气氛中,张大宣不顾个人安危,利用县农会主任的公开身份,继续发动群众开展抗捐减租斗争。同年夏,他组织召开上千人的农民上街示威游行,到国民党县政府请愿,要求废除苛捐杂税、停止政治迫害、惩治贪官污吏。
张大宣领导永春农协会的活动,直接触动地方军阀豪绅的利益,他们对张大宣恨之入骨,但又慑于他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敢在永春对他下毒手。1927年9月1日,张大宣赴福州参加省农协大会,途经泉州市区花巷时,被跟踪而至的杀手杀害。9月20日,永春县农协会在县体育场举行有2000多人参加的张大宣烈士追悼大会,各界送挽联、花圈无数,其中仙游县农协会送的挽联为“大得民心骨香梓里,宣传农运血溅桐城。”
张大宣牺牲时,正值中国革命刚刚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久。他为了广大民众的利益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是泉州和永春的第一位革命烈士,是永春人民缅怀的革命先烈。
作者:林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