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云龙桥建筑史略
来源:永春发布 2021-06-15 08:30:00

图为1937年7月的永春云龙桥。从拍摄角度看,可知拍摄者是站在桥的下游。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桃溪南岸(过溪周)一带数座低矮的民房掩映在茂密的果林中,还是一片农村景象。远处的山峦,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就是象山。(林联勇/供图)

永春云龙桥座落在县城东南,横跨桃溪,是泉永德公路的重要桥梁之一。据县志记载:最初名叫知政桥。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县令林聘倡建,淳熙已亥年(1179年),县令陈宏规重修。庄夏的《云龙桥记》说:“历时既久,雨淋日炙,而扶阑瓦盖,渐以坠坏,震凤之所动摇,巨漫之所冲突,而舆梁砥柱亦非复前日矣。”从这段话,就可以知道当时的云龙桥是木石结构的,桥的上面有扶栏瓦盖,这种形式大概和现存的东关镇盖有桥亭的通仙桥相类似。到了明景泰五年(1454年),知县车政又重建,后来被火焚烧,嘉靖八年(1529年),知县陈禹再重建。从此坏了又修,修了又坏。最后是在万历乙卯年(1615年),由知县夏忠重建,到明末因遭兵灾全部烧毁。1929年—1932年闽南民军头子陈国辉占据永春,对交通建筑有所重视,成立永春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建委会),黄文标任建设局长,再次着手筹建该桥。

建筑工程吸取了五里街西安桥的建筑经验,并加以改进施行。在施工用料上,改用了洗净的溪流小石来代替打碎成寸方的花岗石子。

1930年以前,永春境内还未曾有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而成的现代化桥梁;而用钢筋混凝土盖起的楼房,也是少见的。当时建委会就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桥方式说与附城溪州的一位土木工人陈玉为听,并与之协商,择定在儒林火力发电站口的小沟,筑个钢筋混凝土小桥,作为试验。结果小桥坚实牢固,可安稳通车。因此,建委会负责人对云龙桥建筑工作有了信心。

当云龙桥动工的时候,省府建设厅厅长许显时曾来永春,当他了解到云龙桥的建筑用料是用溪流小石代替花岗碎石时,认为这是建筑用料取材上的一种创举。这样就地取材,可以节省不少的人力和财力。于是溪流小石便成为使用钢筋混凝土建桥的天然原料了。

云龙桥规模颇大,当时建筑费用尚无完全把握,只有西安桥落成后剩下的部分钢筋可以移用,别无其他来源,建委会便向城区商人郑挂提借洋灰五千斤,遂于1930年中秋节举行奠基典礼,继而采取积极募捐办法筹集资金。首先得到华侨前辈李俊承先生在新加坡捐献万元以为倡,于是马来亚、印尼、越南、仰光各地的永春公会都闻风继起,纷纷集资捐助,使建筑工程得以迅速顺利进行,前后仅用一年时间,这座新型的云龙桥就建成了。桥面纵120米,横8米,左右两旁筑有行人道,中间通车,旁有扶栏,颇为壮观。全部建筑费计7万元,多数来自海内外人士永春乡贤,他们热爱家乡建筑事业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纪念。

云龙桥的建成,有利于泉永德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大大促进永春经济繁荣与发展,也增添了永春的景色。但在解放前由于民生凋敝,社会不宁,抗日战争期间,泉永德公路又遭破坏,因而这座大桥长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解放以后,泉永德公路重新修通,山区经济日益繁荣,运输繁忙。原来的云龙桥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是桥面狭窄,且负荷不够,部分桥面开始凹陷,主要是基础不牢,已有四个桥墩下沉,虽多次维修加固,仍不适应公路主干线要求。1977年,国家拨款46.5万元,在靠近原桥下游处兴建2台7墩8孔空腹式石拱桥,全长148.3米,宽11.75米,桥身栏杆都是用花岗石砌筑而成的,坚实牢固,宏伟壮观。1978年竣工通车,1999年进行加宽。因它是永春早期最长的大桥,故名“永春大桥”,1990年,恢复为“云龙桥”。进入本世纪以来,县里相关部门还对该桥进行了景观灯建设和桥面白改黑改造。

选自《永春文史资料》1988年第一辑(有删改)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