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在永春
来源:永春发布 2021-06-15 17:35:00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贡献巨大。中国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酒醋等物产都是通过这条黄金海道运往世界各地。永春县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陶瓷之路)的发祥地和起点之一。

自宋迄清,桃溪流域、湖洋溪流域的陶瓷(青瓷、碗盘等)、漆器、茶叶、老醋等物产都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日本乃至非洲坦桑尼亚等地。

湖洋溪流域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的东关桥(通仙桥),历来是大田、永春、德化通往泉州的必经之地。“无永不开市”,海上丝绸之路既成就了永春人能商善贾的“南洋神话”,也培育了永春人开放进取的创业精神。

古窑瓷遗址与古印度教遗址

湖洋溪流域现存的外销古瓷窑遗址有湖洋镇的蓬莱窑(蓬莱村湖丘山,宋代)、溪西窑(溪西村原茶厂后,宋代)、碗窑芸窑(龙山村畚厩岭至金鸡亭一带,宋至清代),东关镇的内碧窑(内碧村南洋宿船潭附近,明代以前)、外碧窑(外碧村祖厝附近窑址,外碧桥亭附近古窑址,加莲埔北山宫附近瓦窑隔,明代以前)等。

内碧(内八坑)、外碧(外八坑)二村人口口相传,民国以前湖洋镇龙山村的瓷碗粗坯做好后,主要转运到宿船潭边上的内碧窑再烧制,以方便船运。《桃源李氏族谱》保存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立约书——《二世果斋公设立听山祀山》已有“灰窑隔”“瓦窑隔”等外碧古地名。外碧村李氏三世李旺(1453-1490年)、四世遁斋(1488-1544年)之墓所的古地名叫“苏陶垅”(外碧村林口右山麓,即现今桥亭附近)。外碧村清代道教科仪《福簿》同样录有“碗窑仑”“瓦窑垅”“宿船潭”等陈坂溪流域的古地名。这些地方史料充分证明,很早,永春就已是重要的陶瓷、碗盘的生产基地。

而在介福乡,曾有考古发现到商周时期的陶瓷旧址。如果能够进一步发掘,或许永春的陶瓷史可以更加完整起来,同时可以力证永春为中国陶瓷产业最原初的发源地之一。

此外,曾经有中国社科院印度教专家到外山乡云峰村天竺寺考察,认定该寺是古印度教的重要遗址。目前,寺中还可见一些古印度教神像,比如作为古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神。同时,永春还有很特殊的铜狮表演方式“刣狮”,使用的铜狮还有藤牌,这种形式可能跟永春早期是古印度教重要传播地有相关。

永春作为古印度教传播地之一,可见它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很深的渊源。

陈坂溪和东关桥

据《桃源李氏族谱》记载,明代的内碧、外碧的溪段隶属和平里十五都,统称陈坂溪、碧溪。因湖洋溪流域较短,港狭滩多,多利小舟,且受到航道水深的限制,明代之前渡口主要开设在离东关桥几里远的外碧村陈坂溪沿岸一带,以作为湖洋、东关、外山、向阳等地的陶瓷、茶叶等货物的转运码头之一。

明代外碧村李氏望族、进士兄弟李开芳(1544-1622年)、李开藻(1564-1619年)的祖父李阳初(1507-1579年,号慵素)掌管的山界地界,就包括陈坂溪沿岸渡口:“渡头一所,坐在本都内碧坑俗呼宿船潭及山麓余地并溪边旷窑溪。上至北硿喉,下至东关双溪口为界。”李阳初孙子李开芬(1563-1635年)继承祖志,“凿南安县狮函大滩(按:南安九、十都大力滩),以通舟行,人比为龙门禹穴之功”。

陈坂溪西畔土名祖厝及汤洋的溪岸旧称长潭、渡船头,至民国时期还是本地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之一;对岸的东畔土名盛溪边上则称田牛港;陈坂宫明代以前旧称洋尾妈宫,宫门前碧溪蜿蜒曲折,其东畔曾经也是明代以前的古渡口之一,《桃源李氏族谱》谓之“曲港”。由于这些渡口在开展对外商贸方面的地位,外碧村清代道教科仪《福簿》还保存着拜请这些渡口土地神的科目。

东关桥因是桃溪、湖洋溪汇聚处,水陆皆发达,还形成“东关铺”,俗称铺口街。近代湖洋溪流域“下南洋”的侨胞,相当部分是走这这座桥前往泉州乘船出海。永春人,或许还包括周边地区的人们,正是沿着陈坂溪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睁眼看世界”的。

黄金家族与摩崖石刻

陈坂溪流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千丝万缕联系,还可以从落户在此岸畔的蒙古黄金家族、桃陵公摩崖石刻等处发现蛛丝马迹。

明天启壬戌年(1622年),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元宗相月鲁帖木兒不花公(干洪木)九世孙干裕源(公讳以鎧1588-1649年)因续娶永春太平李氏之女,而馆居于现内碧村宿船潭对面碧坑,繁衍生息。其二世先祖世袭制明指挥使昭勇将军八秃帖木儿不花公(干洪休),镇守晋江永宁卫(现石狮永宁镇),与明代航海家郑和同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授封万户侯。干裕源家族的子孙或外出读书业儒(如长子干方生系晋江禀生),或经商“财富致万金”。干氏先祖最初信奉伊斯兰教并跟随郑和(原名马三宝)出海,内碧村尚存有“三宝田”的古地名。外碧村道士科仪请神科还专门拜请“三宝田土地公”“南洋台湾公”等。清末民时,有干德源南渡马来西亚传授永春白鹤拳,知名的白鹤拳师李载鸾、林宝山等人皆出其门下。

此外,在外碧村的福建陈坂宫左侧石壁现存有一处“永春第一绝”文物——桃陵公(颜廷榘,1519—1611年)书法摩崖石刻,刻有“明万历戊戌(1598年)秋邑人颜廷榘书:明锦城李氏始基。七世孙开芳、开藻刻石。遁斋李公暨配陈氏尤氏墓道。万历廿六年戊戌秋孙应元、应辰刻石”等字。

永春民间有句俗语称“全识石壁字,尽收潭底金”,或许是曾经创造对外贸易财富神话的陈坂溪渡口的历史回声吧。

从通远王到妈祖

据史料记载,桃溪流域、湖洋溪流域很早便是宋元航海之神——通远王(福佑帝君)和妈祖(天上圣母)的信仰圈。

通远王是福建一带最早的海神,主要是发端于永春和南安交界的五台乐山(旧归永春治内)的唐代隐士——李元溥,又称白衣叟、白须公、乐山神(王)、福佑真(帝)君、通远王、善利王、善利广福王等名号,现南安向阳乡已复建昭惠祖庙(顶庵、下庵)。

清乾隆《永春州志》卷十四《坛庙》记载,宋代大观间(1107-1110年)令留镕、绍兴间(1131-1162年)令任敞相继在永春县城州治西兴建昭惠庙即乐山行宫。桃溪沿岸的石鼓镇卿园菩提宫、东关镇马甲宫,敬奉乐山海神福佑帝君、陈公圣侯。湖洋溪流域的湖洋镇玉柱湖桥殿、外山乡云峰村龙云堂尚在祭拜通远王。外碧村陈坂溪东畔是五台乐山的余脉,离本村约数公里远的海龙坑脚旧有神潮庵拜通远王,已废圯。

外碧村清代道教请神科仪名册尚有“通远福佑真君”“广福庙陈公圣侯、夫人、舍人”等字样。福建陈坂宫的科仪请神法事特别是年度绕境请火活动,仍然保存着拜请海神通远王的地方传统。

而随后替代通远王海神地位的莆田湄洲妈祖,也是宋元以后德化、永春等地海上陶瓷贸易的航行保护神。如共和《永春县志》卷三十一《文物志》记载,“原在西门外,又名天妃宫。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移建于河通门外卫城坝内的交通桥畔。此宫系以舟楫为行业的小老艄、牵夫、码头苦力等营建,宫内塑天后像,以祈水上平安。1974年拆除,兴建县文化中心大楼。”

作者:井玉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