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又名普济禅院,取"普渡众生,慈悲济世"之意。隐落于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美山村五班山中,五班山即五峰一字排开由西南向东北伸延,形成一大弧形屏障。这里远离繁华古镇,独得一方幽静。
普济寺始建于五代(公元907年-960年间),自名僧音净卓锡后,代有高人硕彦,1936年高僧性愿法师来任方丈,重振寺风。1939年5月,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来到普济寺,掩关治律,弘扬佛法,撰著佛经。弘一法师在普济寺有一年半时间,生活十分俭朴,"三衣过冬,两餐度日"。他称普济境地幽辟,风俗淳古,有如世外桃源而叹为观止。他坚持不开山、不授徒,于诵经、著述、弘法之余,鉴抄佛教经典无数,且写得一手好字,永春士僧俗"有求者均书佛号经偈作答,以借墨缘。"因此,弘一墨迹在永春俯拾可得。大师还在普济寺度过他六十大寿,他在俗至友柳亚子、夏丏尊、徐悲鸿及得意门生丰子恺,均以诗词画幅献桃祝寿。
现在的普济寺已是8年前由旅台乡亲捐资重建的。寺院主建筑为二进悬山式砖木结构。上殿正中供奉如来佛,两旁为其弟子文殊和普贤,后堂为观音,主殿两侧为十八罗汉,下殿左右两厢塑有四大天王,下院则有钟鼓楼列于两边。主建筑前有半圆形的月池,内有二龙吐雾,灵气顿生。
若在普济寺小住,晨起看日出,天边云彩变幻多姿,唯仙洞山静若圣者,浮想联翩;日落在此打坐,看西天喜奏黄昏颂,普济寺缄默怡然,有松涛泉鸣贯耳,如入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