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囵
来源:永春发布 2021-06-29 15:58:26

大羽村永春白鹤拳表演 (康庆平 摄)

永春白鹤拳是古老的汉族拳术之一,属于南拳。仿生象形白鹤脚,鹤舞长空展英豪。练武健身功效大,攻防技击价值高;内涵朴实而丰富,拳理辩证又精妙。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称以雅。三盘上中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法。白鹤亮翅,十三步摇;七步三战,十三太保;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

鹤拳道是一种注重养生与技击的南派中国功夫,多流传于厦门、泉州、漳州福建闽南一带,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与国外。正宗的鹤拳道主要来源于永春白鹤拳,再吸取截拳道、咏春拳、五祖拳、太极拳、泰拳、跆拳道、空手道等武学精华,博采众家之长而成。

其主要特点是,以鹤法为灵性,再融入道家思想。鹤为宗,道为法,随心所欲鹤拳道,“鹤道”也。鹤拳道综合了传统套路的精深拳理与现代技击的实战性互补成为练功课程, 使得搏击时能随心所欲,顺于自然,运手柔,着手刚。特别讲究气沉丹田,练丹田功,以气补劲。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借助明暗二劲。在身法上都要求头顶、项稳、拔等、松肩、松腰、松胯、提裆吊肚。技法要求融合阴阳八卦五行变化的道家思想,讲相生相克。步法都要求稳固,五点金落地,落地生根,收手软如棉,出手弓送矢,进实退虚,借力借势,听劲,化力等等。

相关文章:

咏(永)春拳源于永春白鹤拳

林玉品

咏(永)春拳和永春白鹤拳都是我国南派拳术中的奇葩。咏(永)春拳始于何时、源于何地、创于何人,一直以来都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和统一的说法,成为近代武术史上的争议焦点,甚至引发了咏春和永春的“两春”之争。永春白鹤拳是源于康熙年间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拳种,三百多年来,已经传播到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传播最广的民间武术之一。咏(永)春拳和永春白鹤拳名称相近,拳法相似,但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着重从永春白鹤拳的渊源出发,结合咏(永)春拳的发展背景,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咏(永)春拳发源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永春白鹤拳的渊源

永春白鹤拳起于清康熙年间,为少林拳师方种的女儿方七娘所创。方七娘把农村生产生活的一些感悟揉合在少林拳中,结合女性特点,经多年的揣摩和实践,创出“似柔非柔、似刚非刚”女人拳——永春拳(也叫永春白鹤拳)。永春白鹤拳先贤们留下的很多比较完整的古拳谱,都清楚地记载了永春白鹤拳的渊源、发展和传播。民国十三年(1924年)版的《永春县志·方技传》中载有:“康熙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郑礼,和风里大羽人,善拳术。康熙年间……礼父明,赏与七娘角,不敌,病将死,遗言命礼师七娘”;“礼与林椎、姚虎等与七娘习白鹤拳,礼精勤不懈,遂以技名”;“永地以拳名者,大率礼之徒所授也”。

永春白鹤拳早期的发展和传播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康熙乾隆年间。康熙年间,因为郑成功和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反复拉锯战(史称“海乱”),造成兵匪林立、民不聊生的局面。永春的民众为保卫家乡,形成习武之风,这是永春白鹤拳发展的社会基础。雍正十二年,永春县升格为直隶州,永春成为闽南和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路船运可从泉州港直达永春五里街的许港,永春逐步发展成为闽东南沿海通往闽西北和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随着商贸业的发展,为保证财物安全,需要大量懂武术的人在途中保护(类似镖局运镖),一些商人也开始习武,永春白鹤拳便随着商贸业的发展传播到八闽和江西浙江各地,福州的鹤拳便是由此而来;二是咸丰同治年间。这一时期永春武生林俊的红钱会和陈湖的黑钱会积极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发动了福建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后期,福建残部逃往广东、南洋诸岛,林俊、陈湖的永春籍残部也随之进入广东和南洋,这些残部中就有许多白鹤拳弟子,他们或图东山再起、或在当地埋名授徒……据考证,当时的永春白鹤拳并没有统一的称谓,多数人称之为永春拳,称拳师为永春师父。

二、咏(永)春拳和永春白鹤拳同根同源

已有很多学者对咏(永)春拳的发源进行研究,但至今仍没能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我们不妨置身于历史背景,结合永春白鹤拳发展史和永春武生林俊、陈湖起义事件,来探寻咏(永)春拳和永春白鹤拳在发展进程中的吻合点。这样一来,咏(永)春拳的发源便逐渐明朗。

从传播时间来看,咏(永)春拳种种师传传说中,五枚师太、至善禅师等多数是清末小说《圣朝鼎盛万年青》中的小说人物,颜(严)永春、苏三娘等是口传人物,难以查证。有据可查的有黄华宝、梁赞等人。据有关资料记载,梁赞(1826-1901年),又名梁德荣,广东鹤山古劳东便坊人,光绪年间,曾在赞生堂内收徒授拳。陈华顺生于1849年,顺德杏坛东马宁乡人,39岁时拜梁赞为师学习咏春(永)拳。也就是说,陈华顺学习咏(永)春拳最早时间是在1888年,即光绪十四年。由此可以推测,黄华宝、梁赞等学习咏春拳应该在1870年前后。这和林俊、陈湖残部中的白鹤拳弟子被左宗棠的湘军驱入广东的时间不谋而合。

从创始初期的传承来看,咏(永)春拳和白鹤拳的师承大同小异。首先,方七娘创立永春白鹤拳后,传其丈夫曾四,再传前五虎、后五虎、二十八英俊……这些在永春白鹤拳的古拳谱中都有清楚记载。传说中咏(永)春拳也是由女性创立后首传其夫,再传其他。其次,古拳谱记载,方七娘最早传授地点为永春西门外五梅山观音亭。据修于乾隆五十二年的《永春州志》记载,“梅花山,由金峰脱下,五山相连如梅五出,其麓为儒林街”。咏(永)春拳传说中早期师父有位五枚师太,她会不会就是在永春县五梅山传授武术的女性师父,而由于种种原因,后人故意把“五梅师太”改写为“五枚师太”?

从两种拳敬奉的师祖来看,无论名称如何变化,各地武馆的祖师神位牌上多数写有“白鹤先师”或“永春历代先师”,如福州、宁德、台湾、南洋等地的鹤拳武馆。中华武术历来尊师重道,广东咏(永)春拳一些武馆也不例外,陈华顺故居神位牌上写有“永春历代先师”,黄飞鸿故居的神位牌上也写有“白鹤先师”,祖师神位绝非后人随意写上。另外,资料证实,永春白鹤拳创始人方七娘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白鹤拳弟子一般会在这一天会举行祭祀活动,广东很多武馆在这一天也都要祭拜祖师。由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刚好也是关帝爷的诞辰日,也许有些后人把祭拜先师误以为是祭拜关公了。

从传授武术者来看,林俊陈湖残部中的有些永春籍人不敢回原籍,为了避祸埋名隐姓,靠传授功夫来谋生,且不敢暴露功夫来源,只好说自己的功夫是“原来永春师父”传授的。由于闽南话中没有撮口音,大多数人把“yuan”(原)读成“yan”(严、颜),即使是现在,多数闽南人仍分不清楚“原”和“严、颜”的读音。可以设想,在普通话不是很普及的年代,把“原永春师父”说成是“严(颜)詠春师父”也就在常理之中。同时,咏、永、詠在《康熙字典》之前在一定范围内是相通的,在【唐韵】【正韵】【集韵】中,它们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严(颜)詠春”不是拳师的姓名,而是代表那位拳师的原籍或者拳术的发源地地名。“严(颜)詠春师父”就是“原永春师父”,即“原来永春师父”的意思。

从咏(永)春拳传说中的历史背景来看,火烧少林寺事件子虚乌有。少林寺在清朝受到历朝皇帝的恩宠,从没被焚毁。林俊父亲林捷云藏匿的湖安岩被永春土豪邱公立围剿,住寺和尚奋起反抗,寺庙被毁。同时,林俊家乡遐龄乡的林氏和陈湖家乡龙头乡的陈氏祖厝也被官府烧毁。这在族谱上和县志中均有记载,并有大量的遗迹见证。因此,林俊、陈湖残部个别人出于安全和授徒需要假借火烧少林寺故事,编造出离乡背井的缘由也在情理之中。

从武术动作术语来看,咏(永)春拳的基本动作“黐手”中“黐”字在普通话中发音为“chī”,粤语发音为“tí”,与闽南语的“黏黐黐”(nián thīthī)的“黐”(thī)的发音一模一样。闽南语中“黏黐黐”( nián thī thī)是形容很黏(粘)的意思,“黏”字和“黐”字意思相通。永春白鹤拳形容一个拳师用手腕控制对方的能力通常就是说“手很粘”或“黏黐黐”。因此,咏(永)春拳“黐(chi)手”其实就是永春白鹤拳中的“黏(粘)手”。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咏(永)春拳有的流派叫黐手,有的流派叫黏(粘)手。

从武术本身来看,一些精通咏(永)春拳的人士对永春白鹤拳的古拳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很多要点是相通的。例如:永春白鹤拳“论出手必先讲子午归中”,“子午归中”即“子午中正”,与咏(永)春拳“守中用中,中线防守,中线进攻”的“中线原理”是一样的。又如,永春白鹤拳“论交关接手”中记载:“内节如铁,外节如棉……直可破横,横能理直。逢刚则刚,逢柔亦刚;遇空则入,遇门则过;有桥过桥,无桥生桥;内用吞吐浮沉之法,外用刚柔相济之巧。”这与咏(永)春拳诀“乘空必入,逢膀必闸,以软制硬,以快打慢”及“柔中带刚,刚柔结合,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以横消直,以直带横”的意思一致。另外,永春白鹤拳与咏(永)春拳一样,也讲究利用“听劲”觉察出敌力的虚实、大小、方向,利用力学之圆弧切线原理,借力消力,连消带打,达到以“四两拔千斤”、出奇制胜、以弱敌强的目的。现在两者在套路和练功方法上的差异则主要是由授受者个人因素和双方长期缺乏交流造成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咏(永)春拳源于福建省永春县方七娘始创的永春白鹤拳。在1870年前后,左宗棠和郭嵩焘由于不睦,驱匪入广,促使林俊、陈湖残部中的永春白鹤拳弟子流落广东,个别人隐姓埋名,传授永春拳。也因为口传的原因,产生了严(颜)詠春这个虚构人物,致使永春白鹤拳讹传为咏(永)春拳。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