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漆篮:竹篮打水水不空
来源:永春发布 2021-06-29 16:51:25

赏漆篮(康庆平 摄)

永春漆篮,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21年7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仙夹镇“中国漆艺之乡•永春仙夹”称号。


永春漆篮,又名龙水漆篮,是闽南侨乡永春县仙夹乡龙水村独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其主要特征是先用细如琴弦的竹丝编成篮胚,后放在石灰水中煮,晾干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再绘以图画、描金、堆雕等使之既坚固耐用,又华丽乃至贵气无比。

永春漆篮至今已有500年历史。据《永春县志》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2),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提篮和竹盘的坯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裱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成为名贵的漆篮。”200多年前,仙乡郭姓人开始外出编制漆篮;150多年前,开始在外经营漆篮铺,“清乾隆年间(1736—1795),龙水郭孝养、郭荣保等人开始出外编制漆篮。至咸丰年间(1851—1861),其族人郭永盛、郭振裕、郭英玉等20多家100多人,分别在永春县城、五里街和泉州、晋江、安溪等地设铺营业,销路遍及闽南城乡。1801年,永春漆篮开始远销南洋各埠”,此时制作经营漆篮已成为龙水村人外出谋生的手段。19世纪初,随着东南亚地区闽南人的增多,这种凝聚着泉州古老侨乡浓郁风情的漆篮也逐渐在海外广泛流传开来,深受海外侨胞喜爱。

关于永春漆篮的起源,还有两则传说。其一为:在很久以前,龙水村有一对聪明的姐妹名声在外,于是有好事者闻其芳名前来,出难题考之:如何使风吹烛火不灭,如何使竹篮打水不漏。这一考,考出两样新鲜东西:灯笼和漆篮。还有另一为:龙水村的一对夫妇,妻子善编制竹篮,丈夫精于漆艺。一日,丈夫为在山那边种地的妻子送饭,提着的竹篮里放着一碗粥和一碟菜,不想在跨越一条小溪的时候滑倒了,篮子打翻,粥从竹篮的孔里漏得所剩无几。这位漆匠在惋惜之余忽然灵光一现,回到家里,将桐油灰刷在竹篮上,形成了最早的漆篮。第一个传说兼有游戏成分,第二个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制作漆篮的工序大大小小算来一百多道,大体分为 :破竹、竹编、灰工、漆篮、堆雕及画工几大步骤(也有将之分为篮胚(竹编)、上油灰、漆画3大工种)。

1.破竹

毛竹按规格裁剪,然后按照所要制作的漆篮规格进行破篾,用锋利的篾刀把竹子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化整为零,直至成为粗细不一的篾片。然后通过分层处理把竹子劈刨成薄如纱、细如发的篾丝。

2.竹编

以篾片为经、篾丝为纬,用长达三四米,细如发丝的篾丝,靠工匠娴熟的技艺编制成篮,由于篾丝长且细,编成篮后,篮身特别紧密、轻巧,俗称“篮坯”。

3.灰工

也称“抹灰”。灰工的程序非常繁多,有20多道工序,先用石灰水煮篮坯,整篮型,割篾口,去篾头,而后用经过研细、过筛后的土粉拌以桐油制成的桐油灰在篮口和篮身上灰,剪布样,裱纱布,剪纸样,裱纸样,之后整只篮再灰一遍,修削,篮底和篮外上幼灰,挑纸,再次修削、上灰,反复几次。最后磨灰、上清油、上黑油。

4.漆篮

生漆加工,篮身刷磨,洗篮,上头遍漆,放在水里水磨,再上漆,将上完漆的漆篮放在外面晾晒,等油漆干后上金箔,安金线描朱红,打金治后安金朵。

5.堆雕

制漆面,印花型,粘篮朵,修花纹。

6.画工

包括晒蓝、退土、绘画、安金。因为工序繁琐细致,大部分艺人只能掌握其中一项步骤。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