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人出洋史概说(上)
来源:永春发布 2021-07-14 16:16:59

苦雨凄风路几千(上篇)

——永春人出洋史概说

从永春县码头下船,到达洪濑后转坐软轿赶往泉州,深夜才抵达泉州,再从泉州搭船往厦门。在厦门等了一个多月之后,大轮船“芝巴德号”启程下南洋。大船在汕头港和香港稍作停泊之后,历经七天七夜的海上漂泊,终于停靠在新加坡的一个小岛棋樟山。再从新加坡坐火车,半夜到淡滨车站下车,然后乘牛车前往马六甲。“驾牛车的是一位印度人,牛车上备有一盏灯可以照亮道路。它还备有一个铜铃,牛车跑动时铃铃作响。清晨终于抵达马六甲。”

——摘自【澳大利亚】颜清湟《行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

出洋第一人:留居道

留居道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首位出洋永春人。他是晋江王留从效的嗣子。嗣子是指过继的儿子。据悉,留从效一生无后,居道为其堂兄之子,过继为其嗣子;从效还有另外两个嗣子绍錤、绍鎡,是兄长留从愿的儿子。

留居道首赴越南(时称安南),时间是在留从效治理泉州期间,也就是945年到962年之间。如此算起来,永春人的出洋史几乎与永春县史同长。史载,933年升桃林场为桃源县,938年改桃源县为永春县。此后的数年间,留居道就奔赴越南了。

虽然,目前无法查证他具体哪一年去越南、去了多久、做了哪些事。不过有两件事是肯定的。其一,留居道之所以会出洋肯定与其父亲留从效治理泉州有关;其二,留居道从越南带回了十八株荔枝种苗。

既然如此,先从晋江王留从效说起。话说唐末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桃城镇留安村出了一位大人物留从效。他官至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管辖泉州、南州(漳州)等地,卒赠太尉、灵州大都督,治理泉州达十七年之久,对泉州的开发和建设有相当大的贡献。治泉期间,留从效致力于开拓海上贸易。据《清源留氏族谱·鄂国公传》记载:“陶瓷、铜铁远泛于番国,取金贝而返,民甚称便。”也就在此时,泉州开始以“刺桐城”闻名海内外。正是留从效大力提倡海上贸易,才会有留居道赴越南经商之举。

而留居道从越南带回的十八株荔枝就种植在位于莆田仙游枫亭的留宅。作为永春人的留居道为何会将荔枝种到仙游去呢?原来,晋江王留从效年少时就随母漂泊到枫亭赤湖定居。而到北宋初年,留居道“出判莆田镇,因爱赤湖山水之胜,遂卜居焉。”后人称其居所为留宅。据《枫亭志》记载:“御书楼在留宅,宋左僕射留居道以藏御书,后圯为园,有古荔十八株,来自安南,为诸处荔枝之祖,今存五株,虬枝老干。”众所周知,莆田又名“荔城”,枫亭更有“十里荔荫”之誉。殊不知枫亭荔枝之祖正是永春人留居道从越南带回的。

留居道出洋只为经商,匆匆而去匆匆而回。那么,永春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又从何时开始呢?

《永春县志》有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大约1015年),颜必和由达埔洋头迁金门,其曾孙十六郎从金门渡海下南洋。既然这是目前最早的移居海外的史料,那么就从这里算起,永春人迁居海外的历史也已近千年了。

元初,因抗元失败,永春人多有逃出洋去。而同时也有得朝廷外派为官之人,其中就有越南等国的宣抚使尤永贤。尤永贤,达埔蓬莱人,曾为蒲寿庚旧部。据悉,他于至元十三年归世祖,授虎符、振威将军,管军万户。1280年11月,尤永贤被元廷“授占城(古国名,后归入越南)、马八儿国(古国名,位于今南印度东海岸一带)宣抚使……奉旨招谕,盖南毗也。航海逾年,始至马八儿国。宣上威德,国人风从而靡,治舟以归。”不料,两年后,巡游一番回到占城时,适逢其内乱,尤永贤及副使亚兰等30多人全部被抓遇害了。

到明代,先后有汀州、广东、漳州等地农民武装多次侵入永春,加上官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就1376年一年,全县征兵2038人,男丁多逃散,田园抛荒8万多亩。而人祸又加天灾。有载,1482年农历七月至八月,连续发生暴风雨,洪水泛滥,民众溺死甚多;1486年春旱,至五月大旱,早稻失收,秋复旱等等。

永春百姓为寻活路,无奈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其中包括1431年留安村的刘孟福随郑和下西洋到印尼的思门哒口劣(即苏门答腊)。而岵山《陈氏族谱》和南山《郑氏族谱》也都记载有他们的祖先往吕宋谋生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可喜的是我族人到海外依旧保持吃苦耐劳、勤奋进取之风,事业有成者有之。譬如,1619年,荷兰殖民当局推行‘甲必丹’制度,蓬壶仙岭的沈愈及其子景昆、松茂曾相继出任巴城(即雅加达,以前雅加达是叫巴达维亚,华人简称之巴城)的甲必丹。可惜,这些记载都缺乏更多史料,详情皆不得而知。

顺提一件题外事。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即1290年,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护送元朝公主出嫁波斯,大概在1291年路过永春。他在《马可·波罗行纪》里写道,有埃及人教温敢城居民,用树灰净糖的方法。这里的“温敢城”就指永春。他还说永春“制糖甚多”,除供应本地居民外,还运往汉八里(指北京)“以充上供”。

率族下南洋:陈臣留

明清时期有较长时间实行海禁,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稍开海禁。永春人开始成批到海外谋生。桃城镇丰山村的陈臣留曾有率数百亲友下南洋的壮举。

清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1757年,年仅20岁的陈臣留前往马六甲谋生。刚到那里,臣留为当地苏丹(疑当为“甲必丹”)挑水打杂。恰逢苏丹的妻子患上乳痈之疾,试过各种方法都无效治愈。陈臣留有些中医知识,他就采来青草药为其敷治。俗话说,对症只需甘草三分,几贴中国的青草药竟然为苏丹的妻子解除了病痛。苏丹感激不尽,划出一大片山巴林给他垦植以报其恩。陈臣留辛勤开发,渐渐小有规模,就在马六甲成家立业。为了更好地垦荒种植,臣留决定回乡招募族亲到马六甲。于是,带了一大笔钱,陈臣留启程回乡募工。就这样数百亲友与他一起下南洋安家落户,开荒造林,写下永春人下南洋绚烂的一笔。至今200多年过去了,其后裔已有数千人。其中发达者不少,最突出的代表是其嫡孙陈金声。

陈金声被誉为新加坡“自来水之父”。1805年出生于马六甲古城。1819年随家人迁到新加坡。1824年,他开办金声公司,随着业务逐渐扩大,遂购置“丰兴号”轮船,开展海外贸易。短短几年之后,陈金声就在马六甲和上海开设分公司,从此富甲一方,成为马六甲、新加坡华社的领袖。他在新加坡天福宫右畔兴建崇文阁,作为华侨青年学习中文的场所,开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先河。他还捐资建造横跨新加坡河的大桥,铺设大世界游艺场前面的大路,后分别被命名为“金声桥”、“金声路”。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陈金声最为人称道的善举是捐建新加坡最早的自来水工程,为新加坡居民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此前,新加坡居民饮水,多靠驻地的马来西亚人用牛车从外地运入。金声捐款1.3万元,敦促英政府兴建麦里兰自来水库,由武吉智马河引水至新加坡市区,从此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的饮水难问题。他为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得到政府的赏识与人民的爱戴。新加坡政府在伊丽莎白女皇道上建造了一座塑有金声肖像的纪念喷泉。喷水池的底部用英文刻写:“此喷水池为市政当局所建,以纪念陈金声先生献款捐助新加坡自来水工程。”而在马六甲,陈金声同样声名赫赫,与子明水、明严,孙若锦(亦写作若准)相继出任四任“青云亭亭主”(即马六甲华人领袖),时长近70载,“三代四亭主”被传颂至今。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如陈臣留、陈金声那般幸运。“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入东南亚后,永春人到海外谋生的遭受抢劫掳掠,有的终身被奴役,有的被折磨致死。”史书上如此短短一句话背后是漫长的辛酸血泪史。据多家族谱的记载统计,从明末至清宣统年间,死于海外的永春人有563人。

当然,这些艰辛里面也有感人的故事。石鼓卿园人黄际良遭遇海盗、变卖家产救一船难友的故事最是动人。

也是在乾隆年间,正值壮年的商人黄际良常年来往于吕宋(属菲律宾)、广东和福建一带。有一年,黄际良携货搭船欲前往吕宋售卖。这条船在茫茫海面上颠簸了六个日日夜夜。谁料,突遇狂风巨浪,船只失去掌控,全船100多人在海面上随风漂浮了三天三夜,这才靠了岸。不曾想靠上的竟是海盗巢穴苏禄岛。海盗也只是要钱,故而,黄际良将全船货物作为赎金救了自己和水手们。同船的另外一百多人的痛苦与哀鸣,让正要离开的黄际良不忍心。他就恳求海盗首领丐无允许他筹款赎人。丐无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人,很是感动,就答应暂时不将这些人当“猪仔”贩卖。双方议定每人赎金100元,限定时间取赎。对天立誓之后,黄际良告别而回。脱难回家后的黄际良为兑现誓约,变卖所有财产,终于筹集够1万多元赎金并如期到苏禄岛交给丐无。丐无也同样信守承诺,释放了人质,100多名难友终于获救。此时的黄际良已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但好人终有好报,他向亲友借贷资金,重新到吕宋经商,后来终于发家致富。

其实,不只出洋路上满是血泪,远隔重洋的亲人之间的交流也很是艰辛。“干那低,干那低,三年一张批(信)。”这句顺口溜曾经很流行,意思是说一封信往返得历经三年的时间。干那低是印尼东部的一个岛名。从干那低开始收批银(即信与钱),经安汶、望加锡,再到新加坡返国,回到永春后,把信、银分送到侨眷家中,然后收回文到南洋交给寄款人,这样前后要花三年时间。随着出洋之人日多,“水客”(或称“搭头”)成了一种职业,他们除了经营侨批,还会带些新客出洋。

据传,最先经营侨批者就是前面提到的陈臣留。清乾隆年间,他在马六甲开“陈丰兴”商号,兼营侨批。其后大路头李侃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新加坡、马六甲开“李振裕”商号。不过,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善,速度也跟着加快了,一年可以走一个来回了。有书载:“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丰山陈应谋为马六甲华侨递送批银,每年来回一次。”

参考文献:

《永春县志》《福建史志》《清源留刘氏族谱》《清源留氏族谱·鄂国公传》《泉州历史人物》《枫亭志》《仙溪志》《闽泉州吴兴分派卿田尤氏族谱》《卿园黄氏族谱》等史志、族谱;《泉州古港海外交通航线》、吴鸿丽的《郑和下西洋与福建》、吴远鹏的《泉州民间信仰在印尼群岛的衍播》等文章。

记者:梁白瑜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