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龙书院:风雨不改书香浓
来源:桃源乡讯 2021-07-16 17:00:25

康庆平 摄


在吾峰镇侯龙村小学旁边,有座古色古香的“侯龙书院”。“这座书院始建于康熙年间,至今历经三百余年风雨,是我县目前仅存保护完好的清初书院。”吾峰镇党委书记周伯祥说。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泉州古民居研究专家黄金良认为,泉州的书院本来就不多,这种依山傍水的更是罕见。

据悉,明永乐二年,奉例屯政桃源陈氏辛得公住居二十都石牌,传至第四世祖毅裔公迁居二十二都侯龙村。“侯龙”取意“侯龙腾飞而发达”。《颖川侯龙陈氏族谱》有载:清康熙年间,侯龙陈氏十三世祖岁贡生素厚在弱冠时建“竹园斋”。这就是侯龙书院的前身。至清嘉庆年间,十六世祖陈孝武(例授直隶分州)建“桂轩”书斋。两书斋经此组合成一座园林式的书院。至清末,诸生陈超元归乡里主持“桂轩”。陈超元字蕊庭,据史志载,他曾游学省城福州,以善交游、重然诺而深负时望。时为永春知州翁学本特书“董帷”二字以表彰之。“董帷”喻指闭门攻读或治学精严,典出西汉著名学者董仲舒授课时“下帷讲诵”。后来,20世纪20年代,该村旅外茶商陈悌怀独资重加修缮,使其池、亭、阁、榭皆备。

“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侯龙书院都曾作为侯龙小学校舍。”该镇宣委王巧红介绍。如今从侯龙小学的侧门而进,古朴的侯龙书院就在眼前。栽梅绕屋,结庐竹林,四面绿水青山环抱。整座书院为园林建筑,古香古色。据村民回忆,原有十八厅,分别有上下厅、前厅、两厢厅、东西厅、阶下两厅、孔子厅、桂轩两侧厅。

目前,其格局仍大体保存完整。翁学本的题匾“董帷”和县府表彰陈辗敦捐资一千银元的牌匾“热心教育”原高悬于上厅前厅上,可惜现在不能一睹为豪了。不过大厅上有一柱联尚依稀可见:“种树类培佳境地,读书如拜小神仙”。院中那一弯清泉汇为一汪碧池,游鱼可数。石桥飞渡通西院“桂轩”,西院又称“临池”书屋。翘梁有雕龙翘脊,彩绘花鸟虫兽,栩栩如生。墙面布石浮雕麒麟、凤凰,木质金字牌匾,为“鸢飞鱼跃”书屋几百年来凝视眼下清池,旁边天井还有棵奇树,花开状似笔毫,人称玉笔花。传说淡雅书舍中花如玉笔,学子至此尽可笔下生花,金榜题名。

“如今,镇里正在规划建设文化旅游,书院整修是其中一个部分,以此振我先民崇学崇书之风。”王巧红说。

记者 梁白瑜 通讯员 李建光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