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游历台湾的永春文人(下)
来源:永春发布 2021-09-01 10:08:32

往台舌耕

封建时代的秀才,如果不能考取更高的功名,碰上家境不好,往往要以教私塾为谋生手段,被称为“舌耕为生”。清代随着闽台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也出现了不少读书人不辞辛劳,东渡台湾“舌耕”的现象。还有不少人是在台湾既教书又继续参加当地科考,即所谓“教读”的。

据吾峰镇枣岭村《藻岭林氏家谱》记载,其八世林斌荣,县庠生(秀才),“魁梧奇伟,嗜学不倦,百家书史,经目辄志,尝制文艺,清奇浓淡,各成家数,有明人手笔。当其壮也,尝往台(湾)教学,台之士出其门者不知凡几。迨其后回籍,敦诗说礼,课督子侄不惮谆谆焉”。林斌荣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古人以三十岁为壮年,以此推算,他往台湾当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或稍后,此时距台湾设府还不到二十年,他可以说是较早前往台湾“舌耕”的福建士子中的一员了。此外,该谱还记载十一世林光占,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敦尚孝友,笃志读书,通晓大义,壮时游历台湾教读,台之名士出其门者不知凡几。归而教授多年,宗人举为族房之长”。十二世林振琵,生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于道光十五(1835年),只有21岁,“往台舌耕,遂殁於斯,葬在台湾三角涌山”。

据桃城镇留安社区《清源留安留刘氏族谱》记载,十七世刘宜应(字叔和,号志斯),生于雍正丁未年(1727年),“壮年曾往东瀛舌耕,累试不售,后回原籍科试,弃文就武,学院王取进武庠生”,卒于乾隆己酉年(1789年)。刘宜应“娶台湾张氏诰娘”,“继娶台湾李氏益娘”。十九世刘文漍(字明宽,号峻远),生于乾隆甲午(1774年),“在台湾教读”,卒于道光辛卯年(1831年)。

据蓬壶镇《桃源美山林氏族谱》记载,其二十世廪膳生林福浻,生于乾隆乙酉年(1765年),卒于道光甲申年(1824年),“公劲直士也,少时读书,为叔父一言所激,奋志成立,后果文艺精通。因家清淡,设教东陵,著名海外,乃并入籍科试,取进岁列一等第一,补廪,文章著誉,生徒益众。……暮年归家,含饴弄孙,坐享太平之福”。谱中提到的“东陵”即“东宁”,康熙三年(1664年)郑经在台湾改“东都”为“东宁”,故后世以东宁借指台湾。

据《桃源遐龄林氏族谱》记载,十七世林其勤,为副贡生(即副举人),例赠修职郎,“往台为师,遂传外地”。林其勤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卒于同治五年(1866年),在台湾教书并落地生根,去世后即“葬在台湾沙港”。

《桃源遐龄林氏族谱》还在十五世林翰生(永春州增生)的纪实中,收录了其次子为他写的志文:“辛酉(1801年),庆夫子署台湾学,以通家故,招府君(指林翰生)赴其幕,护理书柬兼定月课试卷。壬戌(1802年)夏西归,十二月复东渡,命长兄(指林翰生长子)随侍。癸亥(1803年)嘉义县童子科试,署县正堂笠山翟明府闻府君名,延阅试卷,所取皆称得人,遂聘主玉峰书院讲席。府君以先端士习、后定文艺为教,诸生翕然宗之。”文中提到的“庆夫子”即庆保,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六年(1801年)以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兼提督学政,翌年代理台湾府知府;嘉义“县正堂笠山翟明府”即翟灏,字笠山,山东淄川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赴台湾,先后担任台湾典史(兼摄罗汉门巡检)、府经历,数任彰化、南投县丞,一度署新庄县、嘉义县,宦台凡13年。翟灏在台湾著有《台阳笔记》一书,是记录台湾风物的重要文献。林翰生两度赴台,以学问渊博而为台湾地方长官庆保、翟灏等所赏识,参与当地月课出卷、童子科试阅卷工作,并受聘主讲于玉峰书院,他的经历比一般的教书匠要丰富得多。玉峰书院以遥望玉山群峰而得名,始建于乾隆十八年,现台湾嘉义市有地名“书院里”即因玉峰书院而得名。族谱称赞说:“研田先生(林翰生号研田),旷代逸才,衡文讲学,远渡于台。台处海外,文化初开,得公启迪,狂简知裁。”

据《嵩魁陈氏族谱》记载,前面提到的陈伟成(彰化县附学生员)的弟弟陈培元,生于乾隆己卯年(1759年),卒于道光乙未年(1825年)。陈培元于乾隆丁未年(1787年)取进永春州学,后来“以父祖在台,公(指陈培元)从之,岁科罕与,以故仅以附生终”。陈培元虽然也游历台湾,却没有象他的哥哥一样成为台湾地方的秀才。“父祖在台”指陈伟成和陈培元的祖父、父亲也都曾游历台湾。祖父陈鸣熙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永春州学考取副举人,“后以遭逢不偶,游历海外,贤邑宰递请掌教书院”,这里所说的“游历海外”即指游历台湾。父亲陈冲汉(字文炯)是永春州学的增广生员,“乾隆甲辰年(1784年)八月初四日由台湾回梓,遭风沉没”。陈鸣熙、陈冲汉、陈培元在前往台湾前都已在家乡考取功名,他们很可能是去台湾设塾授徒的,据谱载他们去世后都葬在永春。陈氏祖孙三代皆与台湾结缘,留下一段佳话。

据《桃源潘氏族谱》记载,其十七世潘淑霞(讳克轩,名世轩,号洪度),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他“自少励志鸡窗,有俊才,有远志,入泮后屡战棘闱,经房荐,不获脱颖而出。以家淡,往台湾教读,每应考试,辄居高等,文名因而益著焉。晚年归梓,获金数千,皆由稽考之力。其门徒采芹香、食廪饩者亦指不胜屈,然则公之教泽远矣哉。”潘淑霞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取永春州庠生(秀才),但后来多次参加乡试受挫,又因家计清淡,遂往台湾教书,门生出色者颇多。潘淑霞是秀才,按规定每年都要参加一次“岁考”,他一直到晚年才返回永春,所以他在台湾当地参加了很多次的“岁考”,“每应考试,辄居高等”。

据《桃源大卿林氏族谱》记载,其十四世林桂森,生于嘉庆乙丑(1805年),卒于道光甲辰(1844年),“少读诗书,壮游泮水,卧碑确守,望重儒林,东渡台湾,凡侨居叔侄无不欢迎,备酒筵贺礼相待,收有余资,遂建置土名三槐厝园庄数顷,后归梓建构青云轩书斋”。林桂森是永春州的秀才(“游泮水”),他到台湾应是以“舌耕”为生无疑,由于“收有余资”还能够建置产业。林桂森的三子林明离随他在台,“亦曾十年面壁,攻苦诗书,在台科试,蒙孔导大人取录草案,及后屡试不售”。十六世林昭樑(官号朝栋),生于同治八年(1869年),卒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是清末永春州佾生,“庚戌科(1910年)加捐贡士正八品”,其纪实附载“自叙生平梗概行述古风体五言二十八韵”,其中有云“舌耕四十年,束修又甚薄,藉以给三餐,朝饔不继暮,东瀛往二番,南洋过两度,一生空劳碌,往还路途阴”。林昭樑的祖父林光余就曾“渡台湾谋生”,他本人又曾两次前往台湾(即诗中的“东瀛”)“舌耕”,一生困顿,故有无限感慨。

另外有一些族谱记载去台湾的文人事迹较为简略,值得探讨一下。如:《桃源前溪周氏族谱》记载,其十三世周修德,生于康熙六年(1667年),为永春县庠生,例赠承德郎,“游台湾,遂卒”,卒年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后来他的第三子周梦高“弱冠往寻父葬所,扶榇回家”;十四世周齐田,生于雍正六年(1728年),为永春州庠生,“自入泮后,从学者众,门徒多有上进者,为人生平淳厚,在台身故”,卒年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后“拾骸回家”。《桃源潘氏族谱》记载,其十九世潘奕蕴,为永春州庠生,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葬台湾竹堑”;十九世潘奕仁,生于咸丰五年(1855年),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业儒”,“葬台湾阿里港”。《桃源遐龄林氏族谱》记载,其十六世林文渐,为永春州庠生,生于嘉庆五年(1800年),卒于同治四年(1865年),“葬台湾府下土名内门”;十七世林章抒,为永春州庠生,生于嘉庆七年(1802年),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殁在台湾永春公馆”。《桃源魁奕张氏族谱》载其十九世张章樟,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治丙寅(1866年)岁试曹宗师取进州学第七名”,为永春州庠生,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亡在台湾”。《卿园黄氏族谱》记载,其十七世黄东波,为永春州庠生,“孙宗师取进州学第六名”,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卒于光绪十五(1889年),“葬在台湾竹堑下”。《桃源大卿林氏族谱》记载,其十五世林光瓶,生于“嘉庆丁亥”(按嘉庆并无丁亥年,推测应为嘉庆乙亥即1815年),卒于同治戊辰(1868年),是永春“州庠生”,“葬在台湾北斗郡”。周修德、周齐田、潘奕蕴、潘奕仁、林文渐、林章抒、张章樟、黄东波、林光瓶都是游历台湾并在台湾去世,但由于族谱记载过于简略,无法确切得知他们到台湾是游学还是教书。

风波险恶

东渡台湾要乘船跨越台湾海峡。早期的台湾海峡被称为“黑水沟”,风波险恶,许多大陆先民渡过台湾海峡时,遭遇飓风急流,常不慎发生船难,故有民谣称为“六死三留一回头”。

前面提到过,薛应隆在“乾隆丁卯(1747年)四月自台湾回省乡试,溺于海”;陈冲汉在“乾隆甲辰年(1784年)八月初四日由台湾回梓,遭风沉没”;张有光则因终生不敢坐船过水而无法参加乡试。《桃源魁奕张氏族谱》还记载了该族十六世张元琴,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卒于嘉庆八年(1803年)五月初一日辰时,他“博学今古,勤习文章,不虞与举人王欣然同往东都,半海同覆舟溺死”(注:东都即指台湾)。据查民国《永春县志》“选举志”和“文苑传”,可知王欣然为“常安里之东熙(现苏坑镇东坑、熙里村一带)人”,考取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科举人第十名,“有文名”,“以溺海卒”。薛应隆、陈冲汉、王欣然和张元琴都是不幸葬身“黑水沟”的永春文人。此外,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说周清时“数赴棘闱(指他多次从台湾到福州参加乡试),历波涛之艰,志益奋”。

除了要面对大自然的险恶,在台湾游历的永春文人有时还不可避免地卷入台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

前面提到的原籍永春的凤山县学廪贡生王文,“有才气,敢任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五十三年(1788年),台湾爆发以林爽文为首的起义,这是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农民起义斗争。王文招募“义兵”,帮助清军守城,以功授仙游县训导。

廖秉钧,永春州庠生,游学台湾,住在云林县沙连(日月潭一带),为人倜傥不群,工于书法。同治元年(1862年),清末台湾最大的民变——戴潮春事件爆发。廖秉钧和举人林凤池、诸生陈贞元、陈上治、林克安等成立保全局,招集乡壮义民参与镇压民变。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双方激战于林屺埔,廖秉钧被俘,不屈被杀。举人陈肇兴为之赋诗悼念:“仓皇书记孰堪亲,草泽今来刘道民。白首参军方草檄,青衿报国竟捐身。十年落拓无知己,一死从容绝可人。引颈衔须犹骂贼,胶庠正气未沉沦。”

作者| 林联勇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