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乡 扬祖精神
来源:福建侨报 2022-05-09 17:22:20

“永春啊永春!都说你是侨乡的一枚翡翠,流光溢彩,碧绿晶莹;永春啊永春!都说你是闽南的西双版纳,美丽富饶,四季如春,这里有飘香的‘佛手’为我们带来吉祥;这里有甜蜜的芦柑,为我们滋润人生……”这是永春县县歌,永春人朴实灵秀勤劳。讲到永春县的特产人们都会自然而然想到永春芦柑,永春芦柑被誉为“南方水果王”、“东方佳果”,而且还拿到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所有的这些荣誉的获得,永春人民都非常感谢永春达埔籍的爱国侨领尤扬祖。

在新中国解放后永春的农业、工业、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发展都与他有着息息相关,他以一人之力推动着解放后永春县薄弱的经济发展。

1914年,22岁的尤扬祖怀揣着母亲给的三块大洋下南洋。刚到印度尼西亚,他和其他的华人一样,从做学徒工做起,几年后开始自己经商,从越南进口大米,香港进口日杂货,把印尼土特产品发往香港和大陆,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渐渐地成了印尼土产大王。富贵不忘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抗日战争期间他慷慨解囊共捐出法币500万港币21万支持祖国抗战,新中国解放后印尼国土上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他插上的,而且他还把在望加锡的房子让给祖国作为使馆使用,可见他的家国情怀已经深深烙在他灵魂深处。

1953年,已经是60多岁的尤扬祖饱含满腔爱国情怀携儿带女举家回国。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国弱民穷,多少人梦寐以求希望能去欧美国家或者港澳地区。而尤扬祖凭他在印尼打拼下来的财富足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安身立命,然而他毅然回国,用满腔热血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回到家乡后尤扬祖看到家乡山多平地少,根据自己在外多年生意经营见识和经验,凭一根手拐一双脚上猛虎山勘探测量、在山上搭棚生火吃住,夜以继日搬石砌岸、挖坡整地,经过历时三个多月的奋战,在山顶上种下二十多万棵松树,山腰种上大片柑桔同时配套种上油茶、枇杷、板栗,并且亲自到漳州、福州聘请技术员传授管理技术。终于在1953年冬,海拔700多米高山上创办了“猛虎华侨垦植场”。

1960年11月,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任方方(右一)、黄长水(右三)及中国侨联副主席尤扬祖(右二)到北硿华侨茶果场考察。

在尤扬祖的带动下,天马山、 北硿、石鼓尖等华侨垦植场先后成立了。他或参与投资或亲自指导,这些农场是永春最早大面积种柑桔的开始,也成为改革开放后永春全县群众大面积种植柑桔起到示范和技术指引方向作用,也为后来永春成为“中国芦柑之乡”奠定了基础。因此,尤扬祖被永春人民称为“永春芦柑之父”,永春芦柑经济在一段时间内是群众重要经济收入之一。

让柑桔上山栽种,山顶种树山腰种水果山脚下留田地或者绿色植被,这种“猛虎场经验”后来得到全国范围内推广,而这种方法创始人是尤扬祖。这种科学的生态种植方法保护了水土流失,后来农植学把这种科学生态种植方法称:头戴帽,腰束带,脚穿鞋。

永春老醋是全国四大名醋之一,现在是永春县政府倾力打造的三大百亿特色传统有根产业之一。永春老醋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尤扬祖大力扶持,1954年他投入了3.2万元与县政府合资创办侨新酒厂生产永春老醋,拓展汇聚了民间酿造老醋生产方法,终集永春老醋千年技艺,改变了原来农村小作坊的生产工序,为永春老醋闻名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他获得了永春老醋之父的美誉。

曾经被誉为农村夜明珠的永春小水电厂、闽南地区最大煤矿——天湖山煤矿,天湖山煤矿曾经一段时间是永春县政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农村农业春夏追肥的永春化肥厂、曾经与闽东电机厂生产的电机齐名的永春通用机械厂都得到尤扬祖的大力扶持。

热心公益,对医疗卫生教育的积极投入更彰显了他仁心大爱。1955年捐资4万与华兴公司共建永春医院门诊楼、病房楼、还发动其他华侨大力对永春医院的建设。个人独资达埔医院门诊部的建设。

尤扬祖将原华兴公司投资还本余额捐献给永春医院。

他不遗余力对教育的投入持续50年之久,早在印尼时候他就很重视华文教育,1925年在印尼发动本埠侨亲创办了--万鸦佬中华学校,发展华文教育。那时候虽然他人在异国他乡,却没有忘记关心家乡的教育,1925年嘱托侄儿向家乡独资“私立五保小学”让附近学生免费上学。同年还捐资帮助刚刚创办的达理中学建校舍。归国后,他发动筹建了永春华侨中学,亲任董事长,永春五中1959年前学校建设的捐资他占了三分之二,独资创办了延清小学、延清农垦中学,甚至在南安、厦门、福州、北京都有热心的义举。1978年在病卧中的他把福州的三座房子卖了,把所得资金捐赠给延清小学办学。

尤扬祖除了对家乡慷慨解囊大力支持发展经济建设,还不忘对国家建言献策。他是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副主席,1957年任福建省副省长,1962年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虽然他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但是他的恪尽职守、勤勉奉公、无私大爱、热心公益精神已经深入侨乡人民心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侨乡子女奋发向上,薪火传递!

来源 | 福建侨报

作者 | 刘雄仪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