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耀桃源(之十)
来源:永春融媒 2022-08-29 17:22:18

五、文脉赓续(下)

林一心(1912—2010年):永春县蓬壶镇西昌村人。1930年夏前往上海,在中共中央所属秘密印刷厂任排字工人,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与任培星(任弼时的妹妹)结婚。1935年任上海中国青年反帝大同盟和国难教育社大场区党的负责人。1938年任中共浙江金华县委书记,金衢严特委组织部长、书记。1939年7月当选中共浙江省委候补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黑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中纪委委员等职。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七大、十二大代表。

2006年,林一心为永春一中百年校庆题词

林俊德(1938—2012年):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93年晋升少将军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颁发一级英模勋章和证书。2013年当选2012年度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2013年2月荣获“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称号。2013年9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

2011年10月17日,南湖小学百年校庆,林俊德亲手种植罗汉松。

林连玉(1901—1985年):永春县蓬壶镇西昌村人。1915年南渡马来亚,从事教育事业。他为马来亚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建立独立自由的国家而奔走呼吁,为华裔争取出生地公民权,致力维护华文母语教育和积极争取把华文列为马来西亚官方语文之一。其逝世后,被华社誉为“族魂”,大马教总、董总、大会堂等15华团特设立“林连玉基金”以纪念他的贡献。

《林连玉记事录:风雨十八年》封面

刘抗(1911—2004年):永春县湖洋镇锦凤村人,是世界艺术大师刘海粟的得意门生,1937年移居马来西亚。1942年定居新加坡。先后担任过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专任教授,全国第二届美展评审委员,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会长,新加坡艺术协会会长,新加坡国庆美术展工作委员会主席,新加坡文化部美术咨询委员会主席,开创了“南洋画派”,是新加坡画坛泰斗、大宗师,作品为50多个国家画院、美术馆、博物馆、大学和几十位国家元首个人收藏。

1981年,刘抗为恩师刘海粟画像

1988年,刘抗与刘海粟、夏伊乔合作的《风景》

余承尧(1899—1993年):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人。早年留日,1949年旅居台湾地区。他经历近30年的军旅生活与近8年的商场角逐,直至56岁时才提笔习画,以画自娱,但却开创出现代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

余承尧彩墨画《山水》

余承尧与梁披云在永春会晤

余光中(1928—2017年):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人,出生于江苏南京。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作品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圈引发强烈共鸣,从此被冠以“乡愁诗人”称号。其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作。文坛大师梁实秋曾赞其“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永春传统民间活动——装阁。1935年,七岁的余光中随父母回永春洋上村,住了半年。据他回忆:“有一次举行类似迎神赛会的‘装阁’活动,自己被扮成‘状元’,身着戏服,还被绑在一个高高的椅子上,由四个人抬着从早到晚游行了一整天,我记得有人问我辛苦吗,我说很开心”。

1984年,余光中与巴金在香港中文大学合影

余光中题字

作者:林联勇

责任编辑:蒲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