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绝活—永春纸织画
来源:永春融媒 2023-05-12 16:51:24

今年4月底,首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举办,来自中国和8个东盟国家的15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演,人们近距离体验了中国和东盟国家非遗精品项目的魅力。现场,泉州多个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光,其中有一项就是永春纸织画,它结合宋元文化创新创作,画作以《宋元海丝宴》为名,通过纸织画艺术将一道道具有宋元美学特征的代表性菜肴,生动具体地呈现在画面上,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生生不息的特点。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宋代时,永春纸织画就远销南洋各埠,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如今,这门技艺,在无数传承人的努力下,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大拓展了表现空间,提升了传统技艺的表现能力,在赋予新的生命力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享受创作的方碧双

本期《最闽南》,记者走近《宋元海丝宴》纸织画作者方碧双,她是永春纸织画省级传承人。在她的讲述中,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传统技艺的“美”之所在。

■东南早报记者 赖小玲 通讯员 梁白瑜

运用千年绝活 助力“世遗泉州”宣传

创作《宋元海丝宴》纸织画的灵感来源于南宋泉州石狮文人林洪撰写的闽南食谱《山家清供》。不久前,石狮市精选了部分《山家清供》中记载的菜肴,举办了一场古香古色的“宋元海丝宴”,挖掘、复原和创新具有海丝内涵、宋元美学特征的代表性菜肴,是兼具世遗文化传承和闽南菜特色的文化主题名宴。宴会火爆出圈,这深深触动了方碧双。

方碧双创新创作的《宋元海丝宴》纸织画作品

永春纸织画始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和四川竹帘画被称为“中国四大家织”,也被称为“千年手上绝技”,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奇葩。纸织画《宋元海丝宴》这幅作品是以《山家清供》里的春食“山海兜”为创作主题,取“野笋和海鲜用豆粉包成兜状,山海之鲜一起入口,别有意味,寓意着‘随着这个春天的到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之义。

方碧双创作的泉州22个世遗点的纸织画作品

“泉州申遗成功后,作为一名普通的民间艺人,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助力推广‘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文旅品牌。”

去年,“中国巧手·泉州非遗项目体验专场”活动在北京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方碧双准备许久的以泉州22个世界遗产点为元素的永春纸织画作品也是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久前,方碧双创作的双面纸织画(一面内容关于永春白鹤拳,另一面内容关于永春醋的制作步骤)在华侨大学旅游节展示。

方碧双的行动也影响了徒弟谢丽玉。谢丽玉是泉州市工艺美术名人、永春纸织画传承人。她看到华侨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创作的作品《刺桐忆》,觉得创意很好,可以联合创作。于是,她便在这图形基础上,运用纸织画朦胧美的特点,使整幅画作更加富有神秘感。这幅作品深受年轻人喜爱,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了解或体验这一技艺。

不断创新 千年绝活焕新颜

据了解,故宫博物馆现珍藏着12幅永春纸织画,其中一幅乾隆年间的纸织画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当时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

永春纸织画因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而备受世人的青睐。其制作方法大致是:把一幅中国画用特制的利刀,切成宽仅二毫米、头尾不断、细长的纸丝,作为经线,然后用与之等宽的纯白宣纸丝作纬线,再像织布一样,将其放在特制的纸织机上穿梭编织,再裱背成画。其画面近看纸痕交织,经纬明显;远观,整幅作品就像覆盖了一层薄纱。这项技艺除保持中国画的韵味外,还多了一份朦胧之美,是为一绝。

《清韵图》

《中华国宝图》

《悠悠老君》

方碧双家族与这门“是真非真画非画”的纸织画工艺结缘已400多年。传至方碧双和她的哥哥这一辈时,他们开始致力于纸织画技艺的突破。

《祥随兔来》

《刺桐记》

“纸织画作品能不能成精品,就看能不能更精细,别具艺术性。”她想,以前纸织画都是用白纸编织,如果用一点儿金线或金色纸会不会好看一点?原本的细条有2—3毫米,是不是可以再细点?原本的编织架是否可以多一些自动的设置?纸织画是编织的工艺,竹编也是,是不是可以借鉴?纸织画的效果是凹凸错落,木雕、浮雕等雕塑工艺亦为如此,是不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为此,方碧双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制作技艺,二是制作工具。

“一幅好的画作是一件好的纸织画作品的基础。”方碧双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同时率先尝试使用金丝线、银线、灰线等材料,使得传统的以纸为单一材料编织的纸织画更富立体感,更绚丽多彩。

“我又试着将编织细条精细到0.6毫米。”为了做到这点,方碧双每天一遍一遍地练习。“0.6毫米,太细太细了,稍有偏差就会废了整幅画。”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方碧双可以很顺畅地完成0.6毫米的剪裁。

同时,方碧双开始关注编织架。“手动效率低,于是我就想方设法改善它,半自动也好。”经过不断摸索,她又成功了。而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通之处也被苦心钻研的方碧双寻到了。她的纸织综合艺术,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画面笔墨独到、编织精致,近有纵横交错,凸凹有效;远看缥纱朦胧,富有想象空间;山水画风光秀丽,如诗如梦;动物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物画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拓宽思路 致力技艺传承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商业时代下,传统技艺如何走得更远?如何让传统工艺品符合现代审美?无疑,这是给传统手艺人最大的考验。面对考验,方碧双并没有被难倒,相反,她大胆创新,让永春纸织画得到重大突破。

“传统的纸织画,画作题材多为山水画。创新不仅要体现在新材料上,还要有好题材。”方碧双强调。为此,她将纸织画与旅游产业、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在题材方面更是推出精巧的作品,让纸织画成为永春旅游文创的伴手礼。此外,她还将纸织画与挂历、贺年卡相结合成为新颖的文创产品。

实现非遗与现代艺术手法的融合在年轻人心中有了一席之地

除此,她积极引领和召集当地妇女从事纸织画制作,并带出了不少优秀的徒弟。她的徒弟谢丽玉、张巧云、郭雪妮等创作的纸织画作品在第54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分获2019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钢奖、优秀奖等奖项。张巧云纸织画作品《花鸟图》荣获第十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金奖。

方碧双还组织纸织画进校园的公益活动,搭建了少年儿童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平台,极大激发了少年儿童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以灵动的姿态走向更多人的生活。”这是方碧双的信念。

本文记者 赖小玲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责任编辑:蒲远宝